来,咱聊聊设计
好久没有写分享了,最近刚好闲来无事,咱就来聊聊设计吧,从我的新作品《子衿》说起。
有一天逛站酷,看到O牌正在征集手机主题,一开始没怎么留意,毕竟比赛那么多,况且几个月前才参加了电信云桌面的比赛,奖金到现在还没发,郁闷。
反正闲逛,我就点进去看了一下,跟大多数比赛一样,作品参差不齐,我就是这样,一看到别人的作品就手痒,我动起了参赛的念头,刚好手头上没什么工作。距离截止日期还有20天,我大概看了一下设计说明,掐指一算,恩,内容不多,时间还是允许的。
顺便说一下,为什么我那么热衷于参加设计比赛。其实近期一直有外单进来,但我都全都回绝了。是这样的,我接单的要求很高,其实也是这一两年才变高的,毕竟吃过太多鲁莽接单的苦。一来必须我时间充裕,二来甲方必须靠谱,必须不是土鳖暴发户,必须具备起码的审美观并且认可我之前的作品,这样才能不浪费彼此的时间,高效愉快地完成合作。这里我必须提一下大学室友蔡星星,我们彼此了解,审美也比较接近,他向我提的需求,简单一两句我就知道他要什么,我脑子里马上就有画面,基本上一张海报二十分钟定稿,最多改几个错别字。效果我们彼此都很满意。如下图:
看看,并不是制作时间短的就是粗制滥造,就这两张海报而言,我个人都很满意。蔡老板你别得意,我现在收费很贵,为了确保我们还能愉快合作,请把拖欠的费用尽快付清。
哦对,说到我为什么喜欢参赛。因为我完全可以按照我自己的想法来做,没有甲方,没有在背后指点江山的神,我的作品我说了算,大不了不拿奖就是了,就当是积累作品呗。
一开始参赛那都是奔着钱去的,哪个钱多参加哪个。每次参赛我都非常认真,绞尽脑汁,各种分析,各种参考,各种对比,研究厂商的风格,大众可接受的程度,以及评审的审美标准,反正我就是奔着得奖去的。但每一次,我都是做着做着就偏了,什么都不管了,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来,坚决不让其他因素干扰了作品本身,大不了不拿奖,一定要做到自己满意。每一次都要把自己折磨个半死,每一次都觉得是最后一次,累觉不爱啊,而且也无法再突破了,这已经是我最好的作品了。好几次我坐在电脑前看着自己新鲜出炉的成品,我确实为自己感到骄傲过,真漂亮,那优雅的线条,那惊艳的配色,屌爆,这下有戏了。
一旦作品发布出去,会产生另一种奇妙的感觉,我创造了她,但她不再属于我了,就像一份提交上去的考卷。她会出现在网络上,赤裸地显示在各个电脑、手机屏幕上。她的美丽会展示出来,她的缺点也会暴露出来,是我在孤芳自赏的时候完全没发现的。谁都可以对她品头论足,好的,不好的,友善的,鼓励的,恶意的,嘲笑的,不懂装懂的,什么反应都会有。对于负面的评论我一般都置之不理,心里想着,你们懂个屁。但我有个优点,骂归骂,好的建议我还是会及时吸取的,但这些有益的建议少之又少,所以我呼吁对自己有足够自信的设计师,别去管这些所谓建议。好吧,这些都是可以接受的,最怕的是作品无人问津,连网站的编辑都懒得推荐,普通用户或者根本就看不到,看到了懒得说两句,这才是真正的悲哀。
随着业务水平慢慢提高,我现在的作品都能得到大部分人的认可,上一次的手机主题《Thin Line》被站酷推荐到首页,后来还成了首页的大banner,同时也被iconfans推荐到首页,上一次得到这待遇已经是两三年前的事了,那是一套鞋子的图标-《Classic Style Icons》。好吧,基本上好评如潮,我以为这下子该有戏了吧。结果呢,还是没能挤进前几名。就是因为一直没有拿到好名次,养成了我誓不罢休的心态,我还就跟你杠上了,钱多钱少那都是次要的。
扯远了,咱们还是说说这次的比赛吧。一般来说,我都是脑子里先有一个Idea,然后碰巧有一个比赛,一拍即中,果断参赛。但这次的比赛完全不是这样,我脑子里完全是空的,只是刚好有时间而已,从零开始,算是非常勉强。我对这个品牌不熟,整个大脑里能搜索到的关于它的内容,只有陈坤和江一燕的广告,我很喜欢这个广告,我应该还在微博里转发过。
我觉得这个品牌很适合都市女性,不知道他们的定位是不是如此。所以,我决定做一套面向女性用户的手机主题,这是我从来没有尝试过的,有时候配个色,虽然很好看,但不能用,因为太娘了,这次我就娘到底了。这是一个很好的契机,也是一次挑战。
我开始搜索O牌的机型,想象着什么样的界面放到这个设备上会好看,当然,都市女性嘛,少不了高饱和、强亮光的bulingbuling效果,这种风格在市面上一抓一大把,有一些很成熟的作品,我没有信心比他们做得更好。然后,“文艺女青年”这个词飘了过来,就是它了,不需要高光,不需要高饱和渐变,可以重质感,画纹路,做出复古feel。我一下子想到下面这张图。Photoed by 大邱
我很喜欢这种感觉,但一直没有机会做出来。当然,这一切都只是我的想象,我想象我能完美呈现,想象文艺女青年会喜欢这样的风格,不过,管它呢,我觉得行就行,大不了不拿奖了。(你能不能换一句)
关于女生,我想到了花边,对,花边圆形作为图标统一的外框,让烂大街的圆角矩形滚粗。对于手机图标,我跟罗老师的看法一致,在手机这种小屏幕上,不规则的图标虽然好辨认,但不好看,整个画面看上去很混乱。但规则的图标利弊正好相反。但我对罗老师的超拟物图标风格是不认可的,这个要旗帜鲜明地表态一下。我在制作《Thin Line》的时候想出了一个好办法,起码我自己觉得是好办法。让每个图标的外形基本一致,但彼此又有一些小变化,既不破坏整体的整齐排列,又增加了辨识度。见下图:
回到新作品上,同样的花样我不会用两次,太没新意了,这次用统一的外框,花边圆形。像这样:
两个图形的颜色叠加,会有一个问题,就是颜色不好控制,于是我把它们拆开来,再加上阴影,好了,就这样:
虽然这里说的很轻松,但过程非常纠结,要反复修改,要考虑整体的搭配,花边的数量要多少,要不要阴影呢?这涉及到扁平化和极简的问题,这里不说了,要不然要得长篇大论了。一个图标好做,三个图标也好做,三十个图标放在一起你试试。
接下来就是制作背景图了,前几次的背景图都是到最后才折腾的,浪费了大量的时间,有的还需要调整图标来适应背景。这次我学聪明了,先定下背景,死活不改了。我脑子一直浮现的是棱形格子,就跟我的袜子一样的图形,我喜欢这个,够文艺。我在电脑里翻箱倒柜,终于找到我多年前看过的那张图:
你看,平时的积累多么重要。我有一个好习惯,就是看到好看的图片不管有用没用,右键保存了再说。让它存在于我婶婶的脑海里,总会有用处的。
修改之后,就这么愉快地决定了。当然,这个纠结的过程照例省略两万字。见下图:
接下来要开始制作图标了,我搜集了大量文艺范的美女图片,这个任务艰难而且沉重,谁叫我对设计如此执着呢。
这只是冰山一角。你们以为我是看脸和身材来挑的吗?俗。我是参考衣服的款式和颜色的搭配,在不同的风格中提取相同点,有没有很厉害的感觉?很快我就发现了,跟预想的一样,颜色多以低饱和为主,小图案平铺,如圆点什么的。我把这些图片我都放在一个桌布上,随时观摩,大部分图标,就是从这些图片上取的色,比如这些:
为了做图标,我打印了四张这样的纸,然后开始瞎画:
制作图标是一个辛苦而纠结的过程,比如下面这些:
左图是最终定稿,右图是草稿。我一直在这两种款式之间选择,后来还是觉得右图太像白雪公主什么的那个年代,不够文艺,果断抛弃。
左图是最终定稿,右图是草稿。右图做出来之后其实我已经很满意了,但越看越呆,所以尝试把正方形变成棱形,一下子就找到感觉了。
左图是最终定稿,右图是草稿。右图是我理想中“浏览器”的象征,打开一扇窗,整个世界就在眼前。但识别性太差了,而且风格偏卡通,最后只好忍痛割爱了。
左图是最终定稿,中图是纠结了很久之后枪毙掉的。右图是一开始截过来参考的素材。最终为什么选择左图那种灯型呢,其实一开始我脑海里浮现的是右图那样的造型,但反复尝试之后发现,它们不适合这套主题,因为这种灯型必须要用线条来勾勒外形,而前面的图标都没有这么做,只用色块,而且这个图标代表的是“手电筒”,我希望是能投射出一道光的感觉,而这种灯,光都是散的。而且我越看越不喜欢这种灯,有种去了景区的感觉,总之不太真实。反观左图这样的灯型,非常朴实,它让我想起三毛的一段话:“一个电灯泡,灯泡下面有个桌子,桌子周围有人在等你回去吃晚饭。”这是什么,这就是情怀啊。为了迎合女生的感觉,我还把灯罩边缘做成波浪状。中图其实也很适合整体风格,但就是不够温暖。果断枪毙。
左图是最终定稿,其他的沦为飞机稿。中图其实我非常喜欢,有一种安静悠扬的感觉,我一直以为这就对了,但放在所有图标中,它总是显得特别突兀,最后忍痛割爱,但我把里面的配色和图形用到了锁屏上,效果非常好。所以说,必须养成保留飞机稿的好习惯。没有不好的设计,只有不合适的设计。当时为BottleDream制作logo的时候,我把所有的飞机稿都保留了下来,后来做成一套独立的作品《那些瓶子的小小故事》,下图是其中一张:
是不是很有趣呢。好啦,图标就说到这里吧。接下来要做整体的效果,还需要锁屏样式和时间插件,这也是设计说明里要求的。
这一次我想尝试用动画来呈现这个解锁效果,毕竟现在这种GIF很流行,是个趋势,我也来掺和一下。本来我是可以用Flash做的,但据我所知,现在的大神都是用AE来做,前几天看了一个AE的教程,非常强大,所以也借由这个契机,学习一下新软件。当然免不了一顿折腾,AE导出.avi再导入PS导出GIF。好吧,最终效果算还满意。这里就不贴出来了,有兴趣可以点击这里,查看作品-《子衿》。
我再一次坐在电脑前,欣赏自己的作品,我很喜欢,她已经超出了我的预想。对了,我得给她起个名字。我一般会给主题起一个响亮的英文名字,以增加逼格。我大部分作品的内容就是全英文的,这不仅是增加逼格的需要,更是美观的需要,英文字体对于咱们来说,首先有一种国际范的feel,而且对于我们,它更像一种图形,而不是文字,它的出现就已经是设计的一部分。这又得长篇大论,就此打住。
这套主题也不例外,作为设计的元素之一,所有出现的文字我都使用英文。起初我想以一个女生的英文名来命名,但我的英文水平实在不行,四级我考了三次你想想。要是起个名字不够文艺还略显土鳖那不是生生毁这套作品。其实在设计的过程中,我就反复想到“子衿”这两个字,我没有很确切地知道这两个字的意思,反正就觉得很合适。因为在很久以前,我就梦想自己将来能有两个女儿,一个叫子衿,一个叫悠悠。亲亲(青青)子衿,悠悠我心。多好,哇哈哈。
就这么愉快地定下来了,不改了,效果如此优雅,我很满意,肯定有人会觉得不伦不类,可是,你懂个屁啊。